增值还是信号

据说在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有过争论:有人认为教育不过是起到信号的作用(signal),就是指受过高等教育无非证明他们是高生产力(high-productivity),说白了就是一张文凭;也有人认为高等教育有增值的作用。平日里,有些人说大学学的东西在工作里完全没用,也会有人在工作后希望能去充充电。我认为任何一种极端的说法做法最后都被证明是不对的,比如大白兔奶糖里也不知道有没有三氯XX,但是凡是带奶字的产品全都扯下架,有个很好的词来形容:矫枉过正。难道最后连椰奶也要下架么?

所以高等教育一定是有信号作用也有增值服务,问题在于哪个更多一些。这个就牵扯到你怎么定义高等教育的成果了,如果把大学里的人际关系网络,自学能力,思源湖的爱情等都算入高等教育的贡献,那显然是增值的。关键在于有哪些因素是对你提高工作绩效最有帮助的,如果是所谓的社交能力或者自学能力,那么昂贵的仪器,昂贵的教授,昂贵的副教授,便宜的讲师都似乎有点浪费,因为这些费用带来的是其他副作用的体现。还是难道说,只有在那些所谓重要的能力为副作用的情况下才会有效?

我无法做出判断,首先对高等教育成果的定义就不知如何给出。不过我想如果你的老师同学朋友告诉你你得靠自己,那么我想应该是信号多一点。


没有评论: